放火燒政府機構 俄國藝術家刑滿獲釋

俄國行為藝術家帕夫蘭斯基(Pyotr Pavlensky)常透過作品表達政治理念,像用鐵絲網包覆身體、將陰囊釘在地面、割傷耳垂等自殘的藝術行動,批判俄國政府獨裁專制與干涉人民自由。2015年11月,他更放火焚燒俄國聯邦安全局(FSB)的大門,挑戰當局權威,結果被法院以「破壞公物」的罪名起訴,遭判處7個月徒刑,直到今年6月才獲釋。

俄國行為藝術家帕夫蘭斯基入獄服刑。圖取自Artnet。.jpg
俄國行為藝術家帕夫蘭斯基入獄服刑。(圖/Artnet)

去年,帕夫蘭斯基為了抗議俄國聯邦安全局透過監視民眾與鎮壓異議人士,嚴格控制社會,以「威脅:盧比揚卡燃燒的大門」(Threat: Lubyanka's Burning Door)為題,創作一場行為藝術。在這場表演中,他拿著汽油桶,在聯邦安全局的大門「盧比揚卡」前潑灑汽油,再點火焚燒,過程中神情嚴肅,彷彿以靜默來表達最沉重的控訴。

帕夫蘭斯基表示,俄國聯邦安全局長期製造恐慌,來掌控境內1.46億人民,這種威脅逐漸籠罩人們內心。俄國聯邦安全局前身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從蘇聯時代起,情報員便暗中控制蘇聯各國情勢,並審問、囚禁與迫害異議人士,即便蘇聯已經解體,但聯邦安全局仍秘密監管國內情報與打擊異己者。

俄國藝評家蓋爾曼(Marat Gelman)則認為,這場表演有重要的藝術與政治意涵。他形容,盧比揚卡大門是地獄之門,一個進入邪惡的入口,而一位孤獨的藝術家,正站在地獄之火前方,似乎等著被逮捕。

帕夫蘭斯基「威脅:盧比揚卡燃燒的大門」。圖取自Guardian。.jpg
帕夫蘭斯基「威脅:盧比揚卡燃燒的大門」。(圖/Guardian)


批判政府獨裁 獲頒國際人權獎項

除了受到藝術界肯定外,今年5月,他也因此獲頒國際重要的人權獎項「瓦茨拉夫•哈維爾國際人權創意異見人士獎」(Vaclav Havel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Creative Dissent)。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緬甸民主鬥士翁山蘇姬、阿拉伯女權運動者夏麗夫(Manal al-Sharif)等人都曾榮獲這個獎項。

雖然這場行為表演受到藝評家、國際人權組織讚賞,但俄國法院仍以「破壞公物」的罪名起訴帕夫蘭斯基,判處他7個月徒刑或易科罰金50萬盧布(約24.69萬台幣)。而帕夫蘭斯基不只拒絕繳納罰金來替代服刑,也不願支付48.1萬盧布(約23.75萬台幣),賠償損毀的俄國聯邦安全局大門。

入獄期間,帕夫蘭斯基曾被移送精神病院,進行心理評估,並禁止與任何人會面,妻子擔心他在裡頭可能被人毆打、虐待或下藥,生命安全備受威脅,請求國際人道援助。最後,俄國政府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一個月後又將他轉送回監獄。

6月8日,帕夫蘭斯基出獄當天,他向國際藝術網Artnet表示,政府願意釋放他,完全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想偽裝他們具有人道主義的精神。

「政府試圖將我貼上標籤,告訴人們我是一個罪犯或精神病患。」帕夫蘭斯基說明,他正與這些標籤戰鬥,他不是罪犯也沒有瘋,他是一個藝術家,做的是政治藝術,僅此而已。

【原文網址】
http://artemperor.tw/focus/1349

【圖片資料來源】Artnet
https://news.artnet.com/people/pyotr-pavlensky-has-been-released-515006
【圖片資料來源】Guardian(20151109)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5/nov/09/russian-artist-pyotr-pavlensky-sets-fire-to-fsb-hq
【圖片資料來源】Guardian(20150728)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5/jul/28/petr-pavlensky-artist-scrotum-red-square-interrogator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