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令人臉紅心跳的男子跳水選手後, 你能想像奧運泳裝在100年前,曾經是以羊毛製成的嗎? 奧運泳裝的演變,不僅反映服裝科技的進步, 更是一部關於人們對身體尺度認知的歷史!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因疫情順延一年的東京奧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跳水比賽更因為能讓觀眾一覽選手精實的身材而備受討論,男子組跳水更因每次在轉播時,電視台的計分板位置,總是能巧妙地遮蓋男選手的泳褲,令人產生選手是全裸的錯覺,因此也被網友戲稱為「萬惡計分板」!
【夏特企】就像是一陣涼風,為你趕走酷暑的5位時尚男模
過去許多跳水好手例如英國跳水王子湯姆戴利(Tom Daley)、南韓選手吳哈楠(Woo Ha-ram)、德國選手派崔克豪斯丁(Patrick Hausding)、美國選手大衛布迪亞(David Boudia)等,都曾在鏡頭前因計分板讓眾多網友臉紅心跳。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這般光景或許令大家很難想像,其實在一百多年前奧運首次舉辦時,男女游泳選手都還穿著羊毛製的全身式泳裝,回顧過去一世紀以來奧運泳裝的演變,不難發現泳裝其實是所有運動中,服裝變化最大的項目之一,而泳裝的款式,不僅反映當時的社會風氣,更直接彰顯材料科技的進步。
1896年雅典奧運:全身式羊毛衣
現代奧運於1896年在雅典舉行,當時的奧運大會並沒有刻意規定選手的服裝,因此當時的男女游泳選手,都穿著當時流行的羊毛製全身式泳裝,除了手臂與小腿,其餘身體部位均全數包裹。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現代競賽泳衣出現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運動品牌Speedo推出了現代常見的防滑交叉肩帶(racerback)設計,堪稱是世界上最早的競速型泳裝,這種泳裝以絲製成,刻意讓選手露出手臂、肩膀、雙腿,讓選手得以更省力地在水中前進,因此很快就成為競賽泳裝的主流形式之一。
1936年柏林奧運:男性泳褲出現
現代男性選手開始赤裸上身參賽,可以追溯到1936年的柏林奧運,自此之後,男性泳裝在設計上,為了讓選手能更大幅度地伸展肢體,開始逐漸減少使用的布料。今天許多觀眾臉紅心跳的「萬惡計分板」式的清涼小短褲,正是源於1930年代的這項創舉。
1950年代:尼龍成主流材質
1950年代可以說是現代泳裝的轉捩點,此時人工纖維技術已發展成熟,泳裝開始採用尼龍製作,不吸水、貼身的特性,讓人造纖維從此成為泳裝的主流材質。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前半世紀泳裝布料逐漸減少的趨勢之後,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運動品牌也開始推出能在水中讓選手能更有效地對抗阻力的泳衣設計,例如只露出手臂和腳掌的競技型泳衣。
非紡織泳衣:劃時代的競速設計
近年來最令人矚目的競賽泳裝設計,或許是由所Speedo研發Fastkin泳裝了,這種非紡織類型(non-textile)的泳衣,表面刻意模仿鯊魚皮膚的質感,可以有效降低選手在水中遇到的阻力。
在2000年的雪梨奧運,有15項游泳類的世界紀錄被刷新,其中有13項是由穿著Fastkin泳裝的選手打破;而在2004年雅典奧運中贏得六面金牌的美國游泳選手麥可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同樣也是穿著Speedo的第二代Fastkin泳褲贏得比賽。
效果太好惹議!國際泳總禁止非紡織泳衣
非紡織類泳衣對改善選手表現效果驚人,令許多品牌開始投入此類泳衣的研發,在Speedo的Fastkin泳裝問世後,更多品牌開始研發非紡織類泳裝的材質,其中最效果最好的,是聚胺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類塑膠所製成的泳衣。在2009年的世界游泳錦標賽(2009 World Aquatics Championships),有43項世界紀錄被穿著polyurethane泳裝的選手打破。
非紡織類泳衣為選手帶來的巨大優勢,令國際游泳總會(World Swimming Federation)在2010年決議禁止選手穿著非紡織類泳衣,並且針對泳衣的滲透性、浮力、厚度等物理性質作出嚴格的限制。
資料來源:Swim England 、International Swimming Federation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